
8月27日晚间,千禾味业(603027)发布2025年半年报。数据显示,今年1—6月期间安联,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.18亿元,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5.89亿元,同比下降17.07%;净利润1.73亿元,去年同期为2.51亿元,同比下降30.81%。

今年3—4月安联,千禾味业陷入舆论风波。先是产品被质疑“零添加”酱油检出“镉”,随后又有关于产品上标注的“千禾0”不等于“零添加”的争议。尽管千禾味业当时迅速回应,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,“镉”来自于原料,“千禾0”系列产品是零添加产品,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情况,但舆情的负面影响已然产生。
从销售数据来看,这一时期千禾味业销量受到明显冲击。公司在半年报中也明确指出,报告期内受负面舆情影响,导致收入下降、利润下降。在消费市场中,品牌形象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着关键作用。千禾味业长期以来以“零添加”作为核心卖点,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健康、高品质的品牌形象。此次舆情风波直接触及这一核心卖点,使得部分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危机,进而导致产品销量下滑。
分产品来看,作为千禾味业核心产品的酱油和食醋,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。上半年,公司酱油实现营业收入8.39亿元,同比下降16.09%;食醋实现营业收入1.59亿元,同比下降21.51%。这表明在舆情冲击下,消费者对千禾味业核心品类的购买意愿降低,对公司整体营收造成了较大压力。
在渠道方面,当前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。传统渠道流量分化,线上渠道增长强劲但增速放缓,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前置仓和社区店为代表的近场零售成为重要增长极。渠道的碎片化给企业的销售和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,要求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更加精准和灵活。
千禾味业在销售渠道方面,同样面临着渠道变革带来的压力。从半年报数据来看,上半年,千禾味业线上模式收入1.98亿元,同比下降29.2%;线下模式收入10.99亿元,同比下降14.06%。这表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,千禾味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。
针对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新修订的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-2025)中关于“零添加”用语的规定,千禾味业称争取在今年内完成对产品新包装、新标签、新宣传的确定工作,以做到完全符合新规的标准。在未来,千禾味业能否通过有效的策略调整安联,重新回到业绩增长的轨道,仍需要市场来检验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